阿德莱德大学王少彬教授、段晓光副教授等在Nature Water上发表了题为“Pulse-driven electrocatalysis with engineered wooden electrode for high-efficiency, energy-saving and sustainable water treatment”的研究论文(DOI: 10.1038/s44221-025-00466-z)。该研究聚焦于电芬顿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,针对高电极成本、高纯氧需求、催化剂流失及污泥生成等关键瓶颈,设计了一种低成本、木材衍生自支撑多孔碳电极,并结合脉冲激发策略,实现空气中的氧气捕获和Fe3+的高效还原。电极通过可控脱木质素和碳化工艺构建出多孔官能化结构,赋予其高效的2e− ORR产H2O2能力,同时周期性脉冲电压可促进铁物种的循环利用,有效防止铁在电极表面积累并实现自我更新。在放大体系中,该脉冲木材基电芬顿体系在低能耗(0.013 kWh g-1BPA)下实现了连续30天稳定降解双酚A且无性能衰减,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、节能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